第二語言習得與教學
82折287元350
書號 : 8AD24
出版社 : 新學林
出版日期 : 2015-10-19
ISBN : 9789862954911
書系 : 實用華語教學系列
版別 : 1版
裝幀 : 平裝 18開 280頁
參考分類(CAT) : 教科書
優惠期限 : 2025-10-13
  • 內容簡介
  • 退換貨
  • 團購說明
  • 購物與運費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一共分為十五章,不僅從年齡、行為、認知、教學法、語用、溝通、課室言談、閱讀、中介語、石化、社會文化、語言規劃、教育科技、漢學及教材等內容討論第二語言習得領域的本體論,也透過這些內容延伸出跨領域結合的當代應用與未來可能性。


作者簡介
主編:
鍾鎮城
美國亞歷桑納大學哲學博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兼所長

合著者:
王萸芳
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語言學博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專任教授

胡依嘉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雙語教學博士
銘傳大學華語文教學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曾金金
美國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兼系主任

齊婉先
美國賓州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所漢學研究博士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鄭琇仁
美國俄亥俄大學資訊博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鍾鎮城
美國亞歷桑納大學哲學博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兼所長


推薦序
謝序
鍾鎮城博士是我相識多年的學術界朋友,我們與多所大學的專家學者一起在亞洲推廣漢字學習。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曾多次合辦研討會和學術活動。兩所大學從研究和實踐兩方面探索中文作為第二語文與外語的教與學問題。
近日拜讀鍾博士主編的《第二語言習得與教學》一書,獲益良多。
首先,著作所提及的理論、議題和課堂實踐,不單能夠應用於中文作為第二語文與外語的教學,對於台灣的中文第一語言教學,也有啟發作用。例如:鍾博士提及有關「習得與學習的差別」概念,在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學習亦會面對相同的難題。對於零至六歲的兒童,在家庭的環境,不同家庭成員教導他們說話和中文,兒童在語境中習得中文;在幼稚園的課堂,幼兒教師根據課程、設計教材、教學法教導他們中文,兒童在課堂中學習中文。如何將語言習得和語言學習巧妙地連接,讓兒童最有效地學習,這是值得重視的課題。所以,本人亦建議小學語文教師和幼兒教師多讀這一本著作,定會得到很多啟示。
其次,著作所提供的新概念,亦值得語文教育專家參考。例如:鍾博士在第一章提及的議題一:第一語言、第二語言與母語。誠如鍾博士所言,「語言會因人的移動遷徙、使用習慣、能力消長及動機興趣等因素而有著動態性的改變,也因此會讓第一語言、第二語言及母語這三者之間的關係變得撲朔迷離。」這是一個非常新穎的理論,我們亦有同樣的經驗。根據我們研究香港非華語學生的學習,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作為第二語言,聽說讀寫的能力並不一定侷限於第二語言的概念。他們的口語能力可以是中文的母語程度,但他們的閱讀能力屬於第二語程度,而寫作則只有外語的水平。與此同時,一些非華語學生在小學初期是以中文作為第二語言進行學習,但如果能夠進行有效教學,他們的語言很快便可以達到中文第一語言的程度,可以轉移參與本地中文作為第一語言的學習。因此,傳統的第二語言觀念需要改變。
另外,一些中文教師在教導外國人學習中文,十分強調中國傳統文化,甚至要求外國學生背誦《三字經》、《論語》、《孟子》等,這些觀念不單不能幫助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更會摧毀學生的學習興趣。鍾博士等學者在第十一章提出的理念—「雙語與雙文化意識」,正可矯正這錯誤的觀念。
《第二語言習得與教學》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擴闊了我們語文教學的視野,把語文教學帶到更高的境界。著作的亮點很多,不能一一詳述。本人誠意推薦,希望語文工作者細心閱讀。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
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總監
謝錫金 教授

陳序
鍾鎮城教授主編的《第二語言習得與教學》這一本書,對於從事華語文教學的學者和前線老師,是非常寶貴的專業典籍。書中梳理了和當前華文作為二語或外語教學相關的重要議題,涵蓋一語、母語和二語的概念,語言習得和語言學習的理論,語用和二語學習策略,語言和文化的關係等。這些議題皆非語言教學中的新議題,對它們的討論已經有了相當長的時間,但本書的貢獻就在於對二語教學當中學術界經常討論甚至不斷爭論,且對於非應用語言學背景的二語教師不易理解的重要議題,從教學實踐出發,深入淺出地加以梳理,並清楚呈現。例如本書從九大因素闡述了第一語言、母語和第二語言的關係,協助讀者了解不能一刀切地對這些習以為常的語言教學概念作簡單劃分;又如本書作者簡明扼要地界定了「學習」和「習得」的概念,讓讀者較清楚地分清二者的差別;再如本書也為華語文教學同仁整理了語言習得領域的兩個主要學派的基本語言觀,即:行為學派和認知學派的語言觀,並結合教學事例對這兩個學派的觀點進行闡述,協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兩種語言觀的課堂實踐方式。本書的另一個可貴的貢獻還表現在提出了不同於傳統語言教學思維的語言與文化的關係論,獻議要重視不同場域的文化差異現象,而不是以相同標準來要求不同地區和文化背景的學習者,這是一個大膽而不落窠臼的理論論述,值得國際華語文教學同仁認真思考、深入關注。
二十一世紀的語言教學重視「學以致用」,要求在真實的語境中採用真實材料進行有意義的溝通,發展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性學習。主體性學習是當前二語教學中必須重視的教學理念。本書的好多章節都為主體性學習的重要性作了注腳。各章作者均基於主體性學習的理念,從重視多元性、培養在地性的語用能力出發,提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語言學習策略與教學模式,涵蓋了口語能力、溝通能力、閱讀能力的培養,資訊科技的使用以及教材的編寫等課題,給讀者呈現了繽紛多彩的教學畫面,對從事華語文教學的同道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和實用意義。除此以外,本書也特闢章節,重點介紹歐美的漢學發展歷史以及多位漢學家習得漢語的過程與策略,除擴大讀者對西方漢學研究的見聞外,也從西方漢學家的學習經歷中,提供可資華語文教學與研究同道借鑒的華語文學習經驗,作為當代華文第二語言的課程規劃、教學設計、教材內容的參照基礎。
熱烈祝賀鍾鎮城教授所主編的專著順利出版。我深信這一本書的出版,一定能夠充實當前華文第二語言教學領域的研究文獻,為世界各地華語文教學同道提供彌足珍貴的理論參照和實踐樣例,為國際華語文教學做出極富價值的學術貢獻。
南洋理工大學
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院長
陳之權 教授
2015.9 寫於洞天閣


主編序
我於2007年開始任教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至今,第二語言習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研究課程在研究所開設了八回,在華語教學學程則開設了三回。初期我以Brown (2007)的中譯本為指定閱讀,這是一本協助新手初窺第二語言習得與教學門徑的入行書。而除了此書外,我會先透過閱讀Clark (2003)的文章,幫助研究生補充國內大學課程系統中一直缺乏的第一語言習得知識,繼而帶領他們閱讀Selinker (1972)的中介語概念、Krashen (1985)的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及伴隨可理解性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所衍生的i+1理論、Scovel (2000)的關鍵期(critical period)論點、Long (2007)的穩定化(stabilization)而非石化(fossilization)主張以及Ellis (1985)與其他學者的第二語言習得專書。
然而,近幾年來屢次感受到華語教學與第二語言習得領域之間,似乎缺乏妥適的銜接。我認為,這是因為大部分的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均產自英語研究,華語教學領域本身的研究,縱使與語言習得概念相關,亦多散見於語音、語法、語用及文化等範疇。於是我從2011年便尋思,撰寫一本能幫助研究所學生更容易掌握華語為第二語言習得的學術專書。正好,2012年時,中正大學所承辦的中華函授學校委託我對海外華語教師開授第二語言習得一課,於是,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撰寫了十章講次。本書關於我個人負責的章節,大部分即是修改自上述十講次。
隨著全球語言及移動頻次的增加,習得第二語言已變成是生活與跨國移動的基本知能,也促使這一領域的研究正處於狂飆時期。為了豐富這本專書的內容,在新學林出版社毛基正總經理的支持下,我邀請了我的同事王萸芳教授、鄭琇仁教授,以及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暨研究所的曾金金教授、銘傳大學華語文教學學系的胡依嘉教授、暨南國際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的齊婉先教授,一同撰寫本書。同時,為使理論與實務能密切結合,在組織結構方面,每一章均分為兩小節,第一小節是理論的概說,第二小節則是理論及教學實務事例的結合與驗證。
本書一共分為十五章,不僅從年齡、行為、認知、教學法、語用、溝通、課室言談、閱讀、中介語、石化、社會文化、教育科技、漢學、語言規劃及教材等內容討論第二語言習得領域的本體論,也透過這些內容延伸出跨領域結合的當代應用與未來可能性。然而,有諸多近期研究發現原想納入章節,如:語料庫、大腦功能、語言演化、寫作歷程、測驗與評量、研究方法等,但考慮到篇幅及其他現實因素,只好暫予割捨。
感謝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的謝錫金教授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華文教研中心的陳之權院長,願意在日理萬機的繁雜節奏中,特為本書撰篇佳序。另外,范琇茹編輯在成書過程中居功厥偉,因妳的編纂校訂專業,以及突出的日程掌控能力與耐心提醒,讓我屢次因瑣務行政工作偏離軌道時,總能順利再重拾寫作步調。還有,遠在法國里昂的許雅雯老師,以及正在高雄大樹鄉家中照看孩子的林雅綺老師,若沒有你們兩位的協助,這本書中的許多敘寫將無法更細緻。
最後,我想將此書獻給我摯愛的家人JJ和卷卷,因為你們的愛與支持,讓我在寫作紀律與家庭兩者之間總能找到平衡。
鍾鎮城 謹誌


目錄
謝 序/I
陳 序/III
主編序/V
第一章 第二語言習得的相關議題探討/鍾鎮城
介紹當代主流議題,同時說明作為一位華語老師,該如何觀察學生的第二語言習得現象
第一節 第二語言習得當代主流議題 002
第二節 華語課堂裡的第二語言習得現象觀察 011
第二章 語言習得與語言學習/鍾鎮城
解釋語言學習與習得的差別,同時說明這兩項概念在教學現場的應用
第一節 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之間的差別 016
第二節 華語課堂裡的習得與學習 021
第三章 第二語言習得的年齡因素/鍾鎮城
介紹語言關鍵期理論,以及說明關鍵期理論在華語課堂裡的應用
第一節 語言關鍵期理論的介紹 028
第二節 語言關鍵期理論在華語課堂裡的應用 031
第四章 第二語言習得教學理論的基本議題/鍾鎮城
分析行為學派與認知學派的主張與內涵,同時,示範此兩種學派主張在教學現場裡的真實應用
第一節 行為學派和認知學派裡的語言觀 041
第二節 華語課堂裡的行為與認知 048
第五章 第二語言習得與教學法的發展/胡依嘉
介紹歷來語言教學法可被賦予的新意以及幾類新興教學觀
第一節 常聽到的語言教學法057
第二節 資訊化教學環境中竄升的教學觀 064
第六章 第二語言習得與語用學/王萸芳
介紹語用策略,以及示範課堂裡的華語教學與學習策略運用形式
第一節 語用學理論背景與語用原則 079
第二節 第二語言習得與語用能力 083
第七章 第二語言習得的口語溝通與課室語言/鍾鎮城
分析言談行為中,口語與非口語溝通策略的差別,並示範師生課室言談的互動技巧
第一節 溝通行為與言談策略 095
第二節 華語課堂裡的師生言談和教學模式 098
第八章 第二語言習得與華語閱讀教學/曾金金
研究華語閱讀之認知過程,並探討其與華語閱讀教學之間的關聯
第一節 華語閱讀教學案例分析 109
第二節 結合聽說讀寫之華語閱讀教學設計 118
第九章 中介語與第二語言習得/鍾鎮城
介紹中介語理論的內涵,同時示範如何處理華語學習者的中介語現象
第一節 中介語理論介紹 130
第二節 華語學生的中介語現象處理 135
第十章 第二語言習得的石化與穩定化概念之爭/鍾鎮城
說明石化與穩定化概念的意涵,同時示範華語課室言談裡的學生錯誤處理技巧與策略
第一節 語言石化與穩定化概念介紹 144
第二節 華語學習者的偏誤與錯誤處理 149
第十一章 第二語言習得的社會文化因素/鍾鎮城、鄭琇仁
介紹社會文化理論,以及說明華語教師多元文化意識與態度對於教學形式影響的重要性
第一節 社會文化理論介紹 159
第二節 當代華語老師的語言與文化意識 165
第十二章 第二語言習得與教育科技/胡依嘉
介紹如何透過大眾化教育科技的運用以提升教學管理與學習動機
第一節 什麼是「教育科技」? 179
第二節 教育科技在語言教學上的運用 184
第十三章 第二語言習得與漢學/齊婉先
介紹國際漢學發展,同時說明歐美漢學界的華語文專業訓練與轉向,以及漢學家跨文化溝通的特徵與意義
第一節 何謂「漢學」? 203
第二節 國際漢學專業人士的華語文學習 209
第十四章 第二語言習得與語言習得規劃/鍾鎮城
連結第二語言習得與語言習得規劃之間的關係,同時以移民華語為例,說明華語習得規劃在台灣的真實實踐
第一節 語言規劃與習得規劃 224
第二節 移民華語習得規劃 228
第十五章 第二語言習得與教材/鍾鎮城、鄭琇仁
解釋華語教材裡的第二語言習得概念,同時示範教材使用時所含蘊的習得觀點
第一節 華語教材裡的第二語言習得概念 244
第二節 華語教材的使用因素分析 250
索 引/256

1、新學林網路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取貨7天的鑑賞期﹝包含國定假日、例假日﹞,退貨之商品必需於取貨7天內辦理,否則恕不接受退換貨。
2、依照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凡消費者於網站購物均享有7天商品鑑賞期,但是在門市取貨則不在此規範內,因為門市取貨可當場檢視商品,所以不符合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7日猶豫期規定。唯需注意辦理退貨商品需保留完整外包裝、附件、外盒等等,才可辦理退貨。
3、如欲退貨,請在鑑賞期內將商品寄回,每張訂單限退一次,七日鑑賞期申請部分退貨,退貨後訂單內剩餘商品金額未達免運費門檻,將向您補收原運費$80元。
4、鑑賞期非試用期,若您收到商品經檢視後有任何不合意之處,請立即依照退貨規定辦理退貨
5、除非您收到的書與訂單不符,否則該筆交易已完成,無法再退、換書。
6、若收到的書籍有缺頁、破損、倒裝,請寄回更換。應更換之書籍已無庫存時,您可選擇全額退款,或更換其他新學林經銷之圖書並補、退差價。
7、新學林法學雜誌訂戶,若中途退訂,退還剩餘書款計算方式=已繳書款-實際寄發書金額(以每本定價460元計算)-基本手續費200元(含人工處理費、金流手續費等)。詳細退款方式以網路書店公告為準
8、若需退款,作業時間約十四個工作天。
9、函授退換貨請依照「函授退費說明辦理」。
10、電子書、期刊、雜誌依《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第二項『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因無內容或無法使用之狀況,即無法退換貨。
11、海外地區因跨國運送作業繁複,故不提供海外退換貨服務。
1、新學林出版的書籍已設20本團購價,請直接下訂即可。
2、如您需要其他類型產品團購,則請聯繫客服或直接將需求e-mail至 law@sharing.com.tw 即可
一、購物說明
1.本站商品出貨一律是最新版本。
2.一般書籍
(1)網路訂購書籍會以貨運或掛號方式寄送。
(2)當日訂單指每日中午12點前付款完成的訂單,每日中午12點以後付款完成的訂單,則視為隔天訂單(不含例假日)。
(3)一般情形下,我們於確認訂單並收到款項後3-4個工作天(不含例假日)內為您辦理出貨事宜,出貨依照付款時間順序,並配合物流公司運送安排,無法由會員指定包裹的寄送日期及物流公司。連假後、開學季、書展期間,訂單出貨會有所延遲,約需7-10個工作天,實際出貨時間仍將依訂單量調節。
訂單完成後其訂購內容、金額及運費即無法做任何的變更,亦無法合併且無法指定不同訂單合併一起出貨。
3.預購、調貨、加刷書籍須知
若您所購買的書籍中包含「即將出版」的預購書籍與「目前已經出版」的調貨、加刷書籍,預購商品與調貨、加刷書籍會與現貨書籍一起寄出,購買前請務必確認是否可以等待,如欲分開出貨,需另再加收80元運費(海外地區運費另計)。
4.任選活動組套出售的優惠商品(如:任選x本x折、滿額加購 / 贈品...等活動),建議與其它商品分開下單,以獲得最快的取貨速度。
5.已顯示「缺貨」的商品(包含少量提供、絕版商品),暫時無法提供會員購買。建議您可點選商品頁面右方「鈴鐺按鈕」,加入「可訂購時通知我」,當商品為正常供貨,新學林將以EMAIL通知您。
6.外版書
一般約7~14個工作天左右,建議把外版書與其它商品分開下單,以獲得最快的取貨速度。
7.海外地區
(1)海外地區由於寄送方式、航運、海運清關時間不穩定,可能造成航班及清關時間延誤,如有延誤到貨情形,請見諒。 付款方式僅提供信用卡線上付款。
(2)各國依商品種類及價值核訂關稅與附加費用,若海關核定需支付進口關稅,則需由收貨人自行支付。
(3)跨國運送作業繁複,故不提供海外退換貨服務,出貨前我們皆會細心檢查及包裝,請您安心訂購。
(4)商品出貨後,即無法修改寄送位址、收件人等資料。
(5)運送注意事項
請提供護照英文全名/本名,若因為收件資訊不正確無法配送且無人簽收,導致包裹退回我們將直接取消整筆訂單。
被退回之包裹僅會以購物金方式歸還商品金額 ( 運費一律不歸還 ),作業完成後也會以e-mail方式通知您,若需重新寄送包裹,需自行負擔運費。
※因各運送公司不定期調整運費之計算方式,故實際將以結帳時所顯示之運費為主;而各國進口關稅標準不同,若領取包裹時,貴國欲收取商品之關稅或偏遠地區另收之費用,需買家自行支付。
※結帳完成後視同同意運費酌收方式和關稅/物流費之處理方法。
系統會依材積及收貨地區自行計算運費,跨境恕不參與官網相關免運優惠活動。
INVOICE說明
▪️依照台灣營業稅法新學林網路書店將不會開立統一發票。
(營業稅法:直接外銷貨物或勞務予國外買受人得免開立統一發票)新學林網路書店會於包裹中附上商品明細以供核對商品。
8.函授課程教材
函授教材以貨運或掛號方式寄送。一般情形,若是已開課課程,首次寄送教材會於完成付款後約4個工作天出貨(不含例假日),並且依當時的課程進度寄送相關教材;若是尚未開課科目,將依照開課時間寄送相關教材。
9.本站所有商品都會仔細包裝後審慎寄出,難免會因運送過程中造成不可抗力的因素,如完美主義者不建議購買,可直接至實體店面選購。
10.電子書、期刊、雜誌
依《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第二項『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因無內容或無法使用之狀況,即無法退換貨。
11.您可至【會員專區】>【訂單管理】,查詢商品寄送進度,實際送達時間則須視本公司作業流程及物流配送進度而定。若遇節慶假日(大檔期),或其他不可抗力之因素,則可能造成物流延遲配送。
12.商品出貨後,即無法修改寄送地址、收件人等資料,請您送出訂單前,務必確認您的訂單資料為正確,以保障您的權益。若您原本的地址無法成功投遞,包裹將會被退回,並以EMAIL方式通知會員,若要再次寄送,需補80元運費(海外地區運費另計,不得與其他訂單合併寄送),當您完成補繳運費,我們將盡速安排補寄事宜。
13.如有發票相關問題,請與客服部聯繫,逾期恕不受理。客服部:02-27001808分機24;電子信箱:law@sharing.com.tw

二、取消訂單
1.訂單成立後,遇有修改付款方式、訂購商品、金額及數量等情況,必須請您申請取消訂單,重新訂購。申請取消訂單的流程:【訂單管理】>【訂單編號】>【我要詢問】>【取消訂單】,客服將為您取消原訂單,如原訂單已完成付款,直接進行後續退費流程;您也可以選擇來電或LINE、EMAIL的方式進行取消訂單。客服部:02-27001808分機24;電子信箱:law@sharing.com.tw。
2.會員選擇門市取書,請於訂單成立後7日內來電(或LINE)預約取書日,未於約定日取書,訂單將為您保留3日,逾期將自動取消訂單。
3.若為任選活動而組套出售的優惠商品(如:任選x本x折、滿額加購 / 贈品...等活動),不可單品取消、退貨,需整筆一併取消。

三、運費說明
1.宅配到府:貨運單筆訂單金額滿1000元,可享免運乙次,未滿則加收80元(台灣本島、離島皆同)。符合單筆訂單免運資格者,若要分批出貨,每次則須收取80元運費。
如遇收件人未收件,導致包裹被退回的情況,新學林將以EMAIL方式通知會員;若要再次寄送,收件人需補80元運費(海外地區運費另計,不得與其他訂單合併寄送),當您完成補繳運費,我們將盡速安排補寄事宜。
2.新學林門市取貨:免運。
註:若遇活動檔期,訂單處理費用(運費/郵資)將依照活動優惠標準調整,不另行公告請參考活動網頁。

四、本公司保留隨時修改、終止變更商品之權利。修改後之商品內容將於本網頁更新,恕不另行通知。

五、如有未盡事宜,本公司保有調整及最終解釋權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