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台灣、中國的關係:國際法與政策觀點
87折365元420
書號 : 5AE17
出版日期 : 2018-06-20
ISBN : 9789869349826
書系 : 專論
版別 : 1版
裝幀 : 平裝 25開 512頁
參考分類(CAT) : 國際法專論
  • 內容簡介
  • 退換貨
  • 團購說明
  • 購物與運費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在這本非常出色的大作,陳隆志教授就法律與規範性的觀點,提供詳細與鏗鏘有力的分析,強調國際社會應接受台灣為一個正常化國家。以他對國際法與台灣地位廣泛淵博的學識著作為基礎,陳教授引導讀者瞭解台灣政治發展及其與美國、中國關係的錯綜複雜歷史。本書對法律、歷史及政治獨特的綜合分析。作者應用新港學派(New Haven School)政策導向及全球性國際法研究法,展現達觀的願景,建議具體解決時時充滿危機傾向、台灣在國際體系的地位問題。」──戴杰(Jacques Delisle),法學與政治學講座教授,賓州大學

「陳教授就台灣的國際地位提供精闢極高水準的政治-法律分析,使讀者瞭解此問題所有的觀點、層面;同時,基於政治與法律的觀點理由,提出獨創深刻精闢的理論,強調台灣已經是一個國家。本書寶貴的特色是詳細分析探討台灣關係法的起源與意義,根據此法美國國會界定闡明美國對台灣政策持續恆久的原則。」──黎安友(Andrew J. Nathan),政治學講座教授,哥倫比亞大學

「一本最精深博學與重要的大作,闡述台灣進化為一個自由與民主的國家,致力於確保二千三百萬台灣人的人權與政治自決自主。本書探討:台灣重要的過去、現在與可預見的將來以及與美國、中國的關係;促進亞太地區的和平、人類安全、經濟進步以及人性尊嚴的共同利益與機會。此適時的大作也提供令人佩服、深深感動的政治行動建議,包括透過公民投票讓台灣人民確認決定他們的國家地位。」──鮑斯特(Jordan J. Paust),法學講座教授,休斯頓大學法學中心


作者簡介
陳隆志
陳隆志博士是享譽國際的一位學者,美國紐約法學院的教授;他專長的領域是國際法、人權、聯合國、以及台灣。他曾任耶魯法學院的研究員、高級研究員及資深研究學者;擔任過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傑出訪問客座講座教授。他從台灣大學法律系第一名畢業,獲得法學士,在美國西北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在耶魯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及法學博士。當他在國立台灣大學三年級在學中,在四千多名「全國性」高等考試(包括司法官及其他高級政府職位)應考者中,名列第一(狀元)——在台灣歷史上一個獨特傑出的成就。
抱著很大的熱情,陳博士獻身促進全球人類瞭解認識他的故鄉台灣,以及傳播發揚民主、自由及人權的普世價值(他的歸化國美國是一個象徵)。為此,陳博士創辦了二個跨國性合作的智庫:新世紀研究院(院長)(New Century Institute, New York)以及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其宗旨在台灣以及全世界傳播及促進人性尊嚴與人類安全的普世價值。他是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的創會理事長及榮譽會長,美國政策科學中心的董事。他曾任台灣國際法學會理事長以及台灣總統府的國策顧問。他的其他經歷包括:美國法學院聯合會國際法組主席、美國國際法學會的理事、美國比較法學會理事以及美國比較法雜誌的編輯。他曾擔任「人權」雜誌的總主編,該雜誌由美國律師公會個人權利及責任組所出版發行。此外,他曾是國際人權聯盟的副會長及該聯盟的執行理事;他也曾擔任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會長。他曾是國際人權研究院的主講,該研究院是訓練國際人權專家的中心,位在法國的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René Cassin所設立。


序言
在1964年獲得耶魯大學法學博士之後,我真幸運受聘為耶魯法學院的研究員,而且有真大的光榮與我的恩師哈羅德‧拉斯威爾(Harold D. Lasswell)教授合作著書。拉斯威爾教授是美國社會科學的泰斗。美國學術理事會(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尊稱拉斯威爾為「所有社會科學的宗師以及各門學科的先驅」,褒揚他三十多年巨大的學術貢獻,將法律及政治學與社會學、心理學及哲學整合貫通起來。1967年,我們合著以政策導向研究的專門新書出版,書名是《台灣、中國與聯合國:世界社會中的台灣》。拉斯威爾教授與我認為台灣人民歷經幾世代殖民統治的折磨,有權利將中國國民黨軍事占領(在當時已超過二十多年)壓迫統治加以排除。在二十世紀中期,我們沒有想像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竟然成為台灣人民獲得主權的絆腳石。我們明確陳述,台灣既不屬於中華民國,也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向聯合國及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呼籲支持台灣人民追求解放、自決及終極的主權之努力奮鬥,正如許多過去被殖民統治的人民一樣。四年後的1971年,我用漢文出版《台灣的獨立與建國》一書,使我變成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政權「不受歡迎的人」,列入黑名單。1972年,我與理斯曼(W. Michael Reisman)教授合著一篇長論文刊載在《耶魯法學雜誌》(Yale Law Journal),其題目為:「台灣誰屬?國際所有權[主權]的探求」。我們研究的重心是蔣介石及中國國民黨對台灣不合法的統治;他們在1940年代後期,由中國大陸逃亡台灣,而在台灣從事軍事占領。1970年代,世界的輿論很快速反對蔣介石在台灣的流亡政權。1972年帶來尼克森赴中國的重大訪問。前一年,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投票決定將蔣介石的代表驅逐出聯合國,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占有中國在聯合國的席次。許多國家的政府乃陸續將它們的外交承認由台北轉到北京。鑒於問題的迫切性,理斯曼與我提議一個公民投票的方案藍圖,讓台灣人民能夠發出自己的心聲,斷然決定台灣未定的國際地位。
自《台灣、中國與聯合國》一書出版,幾乎五十年後,台灣在各方面都有重大的演變進化。1978年,卡特總統驚動全世界,宣布美國也要將外交承認由在台灣的中華民國轉移到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時,自1955年生效的《美台共同防禦條約》也將到期屆滿終止。這是歷史上,美國第一次斷絕與一個盟邦的關係。
卡特決定終止承認中華民國是台灣歷史的一個轉捩點,隨後的幾十年台灣經歷社會、政治、文化、與經濟的巨大變化。1979年,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要與「台灣人民」建立非官方的關係,而將繼續出售防禦性武器給台灣,作為美國外交策永久的一部分。尤有進者,《台灣關係法》宣布,亞太地區的和平與安全是美國國家利益關切的事項。假使不是美國國會有此遠見,台灣很可能在幾年前就會因中國的侵略而淪陷。
在蔣介石兒子蔣經國於1988年去世之後,台灣開始重大改革的轉型,由戒嚴的被軍事占領地轉型為一個活潑富有生機的民主國家,珍惜愛護民主、自由、與人權的價值。更重要的轉型是在文化的領域。李登輝總統,蔣經國的繼承者,培養「新台灣人」認同意識的生長發展,擁抱台灣作為一個人民有共同命運的移民海島國家。陳水扁總統,於2000年,在他第一任就職演說承諾,將使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成為一個開放的社會,以及國際人權的領導者。在他的任期內,陳總統努力要促使台灣成為聯合國一個正常化、有尊嚴的會員國。台灣化與民主化過程的成果,其重要性不必誇張,而是有目共睹的。今日,絕大多數生活在台灣的人都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對於年輕的一代,他們所知道的台灣就是今日這一個自由、民主與繁榮的國家。
正如俗語所說,世間事物愈變愈是一樣。台灣人在聯合國並沒有代表。中國對台灣的領土做無理的要求主張——用武力威脅作後盾。美國政策決策者,大體上依附著1970年代過時的模式,在外交政策曖昧模糊的姿態下,對明顯的情勢變化裝作不知,使台灣艱難的處境一年拖過一年,情勢惡化。就內政方面來看,馬英九總統執政時,他的經濟政策的設計是要與中國大陸整合,而依許多批評者的看法,是要造成台灣經濟對中國的依賴。馬氏的政策為廣大的台灣民眾大聲拒絕唾棄。對馬政府處理台海兩岸事務的不滿,導致太陽花運動,參與運動的人2014年初期,很戲劇化地占領立法院。太陽花運動的衝力繼續到今日,連高中學生也抗議以中國為中心修改歪曲有關台灣的歷史課本。儘管中國對台灣無理蠻橫的領土主張,台灣人民,就根本的意義來說,已經行使廣泛及有效的人民自決,表達他們集體的願望與意志,要維護他們自由、獨立的主權國家。
這本書已醞釀很久了。經由這本書的出版發行,我希望能達成多重的目的。做一個法律學者,我長期以來,在區域性與全球性的發展趨勢與條件之脈絡下,研究陳述介紹台灣的發展。我所用的研究方法是新港國際法學派的政策科學方法,麥克杜格(Myres S. McDougal)與拉斯威爾兩位教授是新港國際法學派的開山祖師。[兩位教授是耶魯大學的教授,耶魯大學位於美國新港(New Haven),康乃狄克州(Connecticut),因此而被稱為新港國際法學派;也有國際學者稱這個學派為耶魯國際法學派。]我真榮幸能夠在耶魯法學院做研究生,受教於兩位偉大的教授,而且真光榮能作為《人權與世界秩序:人性尊嚴國際法的基本政策》(Human Rights and World Public Order: The Basic Policies of an International Law of Human Dignity)一書的共同著作人。透過我自己的書,我想闡明影響台灣及一般國際事務相關互動的法律原則與有效權力過程。作為本土出生的台灣人,我抱著熱烈的期待以及讚賞欽佩的心情,看到自己祖國的進化進步。1993年,留學美國三十三年後,由中華民國的海外黑名單被解脫,我回到了久違的故鄉台灣。承蒙母校國立台灣大學的邀請,我發表了一系列的三場公開演說:國際法與人權;台灣的憲法文化;台灣加入聯合國的展望。我發覺,代代生活在戒嚴威權統治的父老兄弟姐妹已經覺醒。我於1971年在美國出版發行的書《台灣的獨立與建國》,以前是蔣政權的禁書,1993年第一次在台灣出版發行,而且榮獲台灣筆會最佳書的肯定。不久,台灣大學法學院邀請我在1994年擔任傑出客座講座教授,講授國際法、人權及聯合國的課程。
1997年,感謝親人、友好的贊助支持,我創立了財團法人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是台灣第一所的民間智庫——透過廣義的教育,促進台灣在國內與國際的發展。2000年,我在美國設立新世紀研究院(New Century Institute),是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的姐妹智庫。那時候,我每年一半的時間在台灣,另一半時間是在美國的紐約法學院每年教學一學期。兩個姐妹智庫合作,從事研究,在平面及電視媒體發表評論,出版刊物,舉辦有關世界貿易組織的菁英訓練營。工作的大方向,是在台灣及向國際社會傳播人性尊嚴與人類安全的理念。新世紀基金會的出版可分三方面:新世紀智庫論壇,與新世紀研究院合作出版的季刊;新世紀智庫叢書;以及台灣聯合國研究書庫一系列有關聯合國體制研究發行的書籍,是基金會「台灣聯合國研究中心」的研究出版成果。有關台灣參與聯合國的研究討論發表傳播,以及有關世界貿易組織人才的培訓是近年來特別加以強調的領域。近年來,每當我回台灣時,我目睹的是一個在短時間內有真重大變化的國家。年輕的一代,他們一生在民主社會生活,他們正在組織起來,要求參加會影響他們在台灣這個海島國家的生活與福祉的種種決策。我希望這本書能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吸收其他同胞的參與,爭取全人類的安全及人性尊嚴。做一個美國公民,我為我的歸化國在台灣需要時努力支持台灣人民,感到驕傲欣慰。台灣的進化很大部分要歸功美國制定的《台灣關係法》以來,在其政策架構下的支持。在下面的章節將會闡明這個重要的立法,而我希望,此法律會鼓勵美國決策者重新承諾保護台灣自由民主的國家社會。就我所知,過去二十年來並沒有有關《台灣關係法》的重要學術著作。這不是因為這一個法律不重要。《台灣關係法》是美國對台政策的基石,而常常被決策者、國會議員、學者以及就外交關係發言的其他人所援引。立法者經常提出決議或法案要重新強調《台灣關係法》的目的。更一般來講,《台灣關係法》代表美國國會透過國內立法影響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成功例子。正如1979年,在美國憲法之下,對國會分享要塑造外交政策的限制與潛能,今日仍是一個重要問題。
在結論的第十二章,我回到理斯曼教授與我在1972年合作的論文主題:台灣人民決定他們將來的公民投票。在國際社會公開全神注目及在適當授權的公投委員會指導監督下,舉行公民投票確認台灣人民的意願,開展台灣未來的政治發展將是理想的解決機制。本書以呼籲世界共同體,支持台灣人民決定他們自己的前途作結束。雖然我的祖國是台灣,我的歸化國是美國,但是這本書的政策考量與建議是基於所有相關參與者的共同利益為中心——不但是台灣人民的利益,而且包括美國、中國、亞太地區的利益,甚至是全世界、全人類的利益。與許多事物類似,台灣人民要過獨立與自由生活的願望並沒有改變。實際上,這種願望得到擴大與強化。這種願望能夠由全世界所有的人共同分享。
感恩致謝
我對兩位良師與共同著作人,麥克杜格與拉斯威爾教授,無限的感恩;他們倡導讚揚建立有人性尊嚴的國際法。無數的學者、學生、律師及國際社會其他的成員,是新港國際法學派兩位創始人智慧遺產的受益人,過去受益,將來也繼續受益。
我在紐約法學院執教幾乎四十年,得到教授同仁及歷屆學生真多的支持。我要感謝院長安東尼‧克勞威爾(Anthony Crowell)、副院長威廉‧拉皮亞納(William LaPiana)以及教授同仁真多慷慨的指教與協助。我要向紐約法學院圖書館同仁致謝,特別是副院長兼館長卡米爾‧布魯薩德(Camille Broussard)、資深參考股長邁克爾‧麥卡錫(Michael McCarthy)教授,以及他們的團隊。我感謝史坦‧舒瓦茲(Stan Schwartz),提供許多對教授的協助幫忙。在學生群當中,我要感謝研究助理的協助貢獻,包括威廉‧費尼克(William Fenwick)、亞倫‧克羅恩(Aaron Krowne)、杰福瑞‧劉(Jeffrey Liu)、席拉‧穆恩(Sheila Munn)、詹姆士‧戴(James Tai)、亞歷山大‧塔爾(Alexander Talel)以及潔希‧唐(Jessie Tang)。我對尼古拉斯‧特納(Nicholas Turner)要特別致謝,感謝他雖然身在相隔半個地球的地方,但是在很多月日的期間通過電子郵件及電訊對話討論,提供了優異傑出的協助,包括必要的研究起草、電子檔案的組織整理以及網際網路電腦技術的發揮。
我也特別向新世紀研究院的董事與朋友致謝,包括陳隆豐博士、陳郭玥娟女士、鄭陳美貴、陳怡雪、鄭嘉惠與林正義。我也感謝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同仁在專業上的協助支持,特別是蘇芳誼、黃英玟與陳雪琴。
在牛津大學出版社方面,我要感謝特別編輯布莱克‧拉特克利夫(Blake Ratcliff)的支持及熱心。我也要感謝總編輯約翰‧勞斯(John Louth)、助理編輯艾登‧多米茲奧(Alden Domizio),以及阿倫‧庫馬爾‧瓦蘇(Arun Kumar Vasu)所領導的製作團隊,他們在出版過程中所表現的專業及技能。他們富有創意的本書封面設計,有岩石、水以及三片綠樹葉,象徵美國、台灣、中國動態的三角關係,這三個國家追求共同利益,但也有各自的利益盤算。
最重要的,我要感謝親愛的牽手千壽、孩子們、媳婦、女婿以及孫子們的情愛、耐性與持續不斷的支持。這本書要獻給他們以及世界各地為人性尊嚴與人類安全,為台灣國家正常化,以及為一個有公義與和平的全球化世界努力奮鬥的人。


目錄
漢文版序 5
作者簡介 23
序言 28
引言 35
第一編 歷史與當代事實
第一章 歷史背景 3
壹、台灣地理上的重要性 3
貳、從古代開拓者至第二次世界大戰 5
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台灣 14
第二章 台灣當代景觀 27
壹、由威權專制政治到民主政治 29
貳、台灣當代的政局 34
參、台灣的經濟景觀 40
肆、台灣的社會與文化景觀 44
伍、台灣的外交與國防的局勢 47
第二編 目標與政策考慮的闡明
第三章 共同利益的闡明 65
壹、探討解決國際法與世界事務的政策性考慮 65
貳、台灣的國際法律地位是國際關切的事項 77
參、台灣為什麼重要 79
第四章 台灣國家地位的進化 87
壹、不同的觀點 88
貳、由未定到已定:台灣由被軍事占領地進化為國家的論述 101
第五章 台灣關係法的美國憲法問題 115
壹、卡特總統的宣布 115
貳、台灣關係法的制訂 124
參、國會與行政部門在外交事務的權力 133
第三編 發展趨勢與相關因素
第六章 美國與台灣的關係 155
壹、在台灣關係法以前的美台關係 155
貳、1979年以來台灣關係法的實施運用 160
參、過去成功與失敗的中期評估 183
第七章 美國與中國的關係 201
壹、美中關係自1945年至1971年 201
貳、建構美中關係 206
參、最近美中關係的發展趨勢 220
第八章 台灣與中國的關係 231
壹、1949年前台灣與中國的關係 233
貳、1945年至1987年的台灣與中國關係 236
參、台灣總統的年代(1988年至2008年) 242
肆、馬英九時代(2008年至2016年) 246
伍、結論:台灣的安全與尊嚴 251
第四編 未來可能發展的推論
第九章 發展中的美、中競爭對抗 259
壹、發展中的中國觀點 260
貳、美國、中國的經濟競爭 264
參、美國與中國的戰略競爭 273
肆、美中關係的將來 280
第十章 台灣未來可能的發展 297
壹、有關條件的脈絡背景 297
貳、對未來發展的推測 306
參、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化國家 318
第五編 政策選擇的建議
第十一章 政策選擇的建議 329
壹、增進台灣-美國的貿易,透過雙邊的協定以及台灣參與加入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成員 329
貳、促進官方與非官方的接觸,增加雙方在各階層的相互瞭解 337
參、支持台灣加入政府性及非政府性國際組織或有意義參與 340
肆、支持與鼓勵台灣持續努力,以增進民主、自由與其他人權普世價值的落實 343
伍、透過軍售及相關措施增強台灣的防禦能力 345
陸、重申台灣關係法 350
柒、重新評估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 352
捌、建立與台灣正常化的外交關係 356
玖、支持在台灣舉行國際監督的公民投票,讓台灣人民決定台灣的將來 357
第十二章 讓台灣人民決定台灣的將來 365
壹、根據國際法的公民投票 367
貳、台灣公民投票的藍圖 379
參、國際支持台灣公投 390
肆、結論:讓台灣人民決定台灣的將來 392
英文參考書目 397
漢文參考書目 417
特選文獻 427


 

1、新學林網路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取貨7天的鑑賞期﹝包含國定假日、例假日﹞,退貨之商品必需於取貨7天內辦理,否則恕不接受退換貨。
2、依照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凡消費者於網站購物均享有7天商品鑑賞期,但是在門市取貨則不在此規範內,因為門市取貨可當場檢視商品,所以不符合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7日猶豫期規定。唯需注意辦理退貨商品需保留完整外包裝、附件、外盒等等,才可辦理退貨。
3、如欲退貨,請在鑑賞期內將商品寄回,每張訂單限退一次,七日鑑賞期申請部分退貨,退貨後訂單內剩餘商品金額未達免運費門檻,將向您補收原運費$80元。
4、鑑賞期非試用期,若您收到商品經檢視後有任何不合意之處,請立即依照退貨規定辦理退貨
5、除非您收到的書與訂單不符,否則該筆交易已完成,無法再退、換書。
6、若收到的書籍有缺頁、破損、倒裝,請寄回更換。應更換之書籍已無庫存時,您可選擇全額退款,或更換其他新學林經銷之圖書並補、退差價。
7、新學林法學雜誌訂戶,若中途退訂,退還剩餘書款計算方式=已繳書款-實際寄發書金額(以每本定價460元計算)-基本手續費200元(含人工處理費、金流手續費等)。詳細退款方式以網路書店公告為準
8、若需退款,作業時間約十四個工作天。
9、函授退換貨請依照「函授退費說明辦理」。
10、電子書、期刊、雜誌依《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第二項『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因無內容或無法使用之狀況,即無法退換貨。
11、海外地區因跨國運送作業繁複,故不提供海外退換貨服務。
1、新學林出版的書籍已設20本團購價,請直接下訂即可。
2、如您需要其他類型產品團購,則請聯繫客服或直接將需求e-mail至 law@sharing.com.tw 即可
一、購物說明
1.本站商品出貨一律是最新版本。
2.一般書籍
(1)網路訂購書籍會以貨運或掛號方式寄送。
(2)當日訂單指每日中午12點前付款完成的訂單,每日中午12點以後付款完成的訂單,則視為隔天訂單(不含例假日)。
(3)一般情形下,我們於確認訂單並收到款項後3-4個工作天(不含例假日)內為您辦理出貨事宜,出貨依照付款時間順序,並配合物流公司運送安排,無法由會員指定包裹的寄送日期及物流公司。連假後、開學季、書展期間,訂單出貨會有所延遲,約需7-10個工作天,實際出貨時間仍將依訂單量調節。
訂單完成後其訂購內容、金額及運費即無法做任何的變更,亦無法合併且無法指定不同訂單合併一起出貨。
3.預購、調貨、加刷書籍須知
若您所購買的書籍中包含「即將出版」的預購書籍與「目前已經出版」的調貨、加刷書籍,預購商品與調貨、加刷書籍會與現貨書籍一起寄出,購買前請務必確認是否可以等待,如欲分開出貨,需另再加收80元運費(海外地區運費另計)。
4.任選活動組套出售的優惠商品(如:任選x本x折、滿額加購 / 贈品...等活動),建議與其它商品分開下單,以獲得最快的取貨速度。
5.已顯示「缺貨」的商品(包含少量提供、絕版商品),暫時無法提供會員購買。建議您可點選商品頁面右方「鈴鐺按鈕」,加入「可訂購時通知我」,當商品為正常供貨,新學林將以EMAIL通知您。
6.外版書
一般約7~14個工作天左右,建議把外版書與其它商品分開下單,以獲得最快的取貨速度。
7.海外地區
(1)海外地區由於寄送方式、航運、海運清關時間不穩定,可能造成航班及清關時間延誤,如有延誤到貨情形,請見諒。 付款方式僅提供信用卡線上付款。
(2)各國依商品種類及價值核訂關稅與附加費用,若海關核定需支付進口關稅,則需由收貨人自行支付。
(3)跨國運送作業繁複,故不提供海外退換貨服務,出貨前我們皆會細心檢查及包裝,請您安心訂購。
(4)商品出貨後,即無法修改寄送位址、收件人等資料。
(5)運送注意事項
請提供護照英文全名/本名,若因為收件資訊不正確無法配送且無人簽收,導致包裹退回我們將直接取消整筆訂單。
被退回之包裹僅會以購物金方式歸還商品金額 ( 運費一律不歸還 ),作業完成後也會以e-mail方式通知您,若需重新寄送包裹,需自行負擔運費。
※因各運送公司不定期調整運費之計算方式,故實際將以結帳時所顯示之運費為主;而各國進口關稅標準不同,若領取包裹時,貴國欲收取商品之關稅或偏遠地區另收之費用,需買家自行支付。
※結帳完成後視同同意運費酌收方式和關稅/物流費之處理方法。
系統會依材積及收貨地區自行計算運費,跨境恕不參與官網相關免運優惠活動。
INVOICE說明
▪️依照台灣營業稅法新學林網路書店將不會開立統一發票。
(營業稅法:直接外銷貨物或勞務予國外買受人得免開立統一發票)新學林網路書店會於包裹中附上商品明細以供核對商品。
8.函授課程教材
函授教材以貨運或掛號方式寄送。一般情形,若是已開課課程,首次寄送教材會於完成付款後約4個工作天出貨(不含例假日),並且依當時的課程進度寄送相關教材;若是尚未開課科目,將依照開課時間寄送相關教材。
9.本站所有商品都會仔細包裝後審慎寄出,難免會因運送過程中造成不可抗力的因素,如完美主義者不建議購買,可直接至實體店面選購。
10.電子書、期刊、雜誌
依《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第二項『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因無內容或無法使用之狀況,即無法退換貨。
11.您可至【會員專區】>【訂單管理】,查詢商品寄送進度,實際送達時間則須視本公司作業流程及物流配送進度而定。若遇節慶假日(大檔期),或其他不可抗力之因素,則可能造成物流延遲配送。
12.商品出貨後,即無法修改寄送地址、收件人等資料,請您送出訂單前,務必確認您的訂單資料為正確,以保障您的權益。若您原本的地址無法成功投遞,包裹將會被退回,並以EMAIL方式通知會員,若要再次寄送,需補80元運費(海外地區運費另計,不得與其他訂單合併寄送),當您完成補繳運費,我們將盡速安排補寄事宜。
13.如有發票相關問題,請與客服部聯繫,逾期恕不受理。客服部:02-27001808分機24;電子信箱:law@sharing.com.tw

二、取消訂單
1.訂單成立後,遇有修改付款方式、訂購商品、金額及數量等情況,必須請您申請取消訂單,重新訂購。申請取消訂單的流程:【訂單管理】>【訂單編號】>【我要詢問】>【取消訂單】,客服將為您取消原訂單,如原訂單已完成付款,直接進行後續退費流程;您也可以選擇來電或LINE、EMAIL的方式進行取消訂單。客服部:02-27001808分機24;電子信箱:law@sharing.com.tw。
2.會員選擇門市取書,請於訂單成立後7日內來電(或LINE)預約取書日,未於約定日取書,訂單將為您保留3日,逾期將自動取消訂單。
3.若為任選活動而組套出售的優惠商品(如:任選x本x折、滿額加購 / 贈品...等活動),不可單品取消、退貨,需整筆一併取消。

三、運費說明
1.宅配到府:貨運單筆訂單金額滿1000元,可享免運乙次,未滿則加收80元(台灣本島、離島皆同)。符合單筆訂單免運資格者,若要分批出貨,每次則須收取80元運費。
如遇收件人未收件,導致包裹被退回的情況,新學林將以EMAIL方式通知會員;若要再次寄送,收件人需補80元運費(海外地區運費另計,不得與其他訂單合併寄送),當您完成補繳運費,我們將盡速安排補寄事宜。
2.新學林門市取貨:免運。
註:若遇活動檔期,訂單處理費用(運費/郵資)將依照活動優惠標準調整,不另行公告請參考活動網頁。

四、本公司保留隨時修改、終止變更商品之權利。修改後之商品內容將於本網頁更新,恕不另行通知。

五、如有未盡事宜,本公司保有調整及最終解釋權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