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多視角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aiwan
82折656元800
書號 : 8CF12
出版社 : 新學林
出版日期 : 2023-05-15
ISBN : 9789865263492
版別 : 1版
裝幀 : 平裝 21*28公分 464頁 彩色
參考分類(CAT) : 華語學習教材
優惠期限 : 2024-09-30
  • 內容簡介
  • 退換貨
  • 團購說明
  • 購物與運費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透過這本書,走入臺灣各場域,學習並應用華語能力進行跨界交流
從臺灣視角出發,連結全球現象與議題
憑藉多元素材進行各種開放性討論,激發不同角度的觀點表達
優化華語能力的輸入與輸出
 
特色:
●反映在全球快速跨域流動的潮流中學習華語的新樣貌
●優化由臺灣視角連結真實世界的華語應用能力
●兼顧面對面溝通與網路載體應用的華語交流形式
 
內容:
本書內容涵蓋四大主題,每個大主題領域由三個層面的次主題組成,每個次主題 再由兩個文本內容展開多元情境設計。全書共四大單元十二課,談及人文景觀、節慶風俗、海洋族群、大眾生活、性別平等、產業改造、科技農場、旅遊觀光、虛擬科技、醫療保險,社會福利、政治發展、教育萬象、國際志工、城市活化,青年追夢、新住民文化、經濟區塊鏈、價值觀質變等。這些情境,由一群臺灣大學國際學院的研究生展開,帶領本書學習者進入不同場域中探究,在跨場域中進行跨文化交流。
 
本書的編寫設計呈現多元體裁,包括對話、短文、雜誌撰文、現場演講,電子郵件email、部落格寫作blog、臉書貼文facebook、網路平台直播live stream、播客頻道podcast、影音視頻vlog,視訊會議conference call等,希望幫助學習者透過這些實用的語言呈現載體形式來演練華語交流。
 
程度:
本書的華語能力水平適合高級初階到高級高階,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華語文能力基準Taiwan Benchmarks for the Chinese Language TBCL 三等七級詞表編寫,以第五級與第六級為主,同時亦配合國家華語測驗工作委員會華語文能力測驗Test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OCFL 華語八千詞標準,主要收列高階級(B2),兼收部分進階級(B1)與流利級(C1)。
 
 
作者簡介
臺灣大學文學院語文中心中國語文組CLD
 
主編
林雪芳老師
臺灣大學文學院語文中心中語組CLD教學顧問,曾為美國國務院關鍵語言獎學金計畫臺灣項目教學主任,美國國際高教密集語言臺灣項目教學主任,遠東出版中文編輯部主任,慈濟大學華語中心主任等,曾任教於清華大學,高雄師範大學,文藻大學,美國馬里蘭大學,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等,並長期培訓海內外的華語教學師資。
 
編寫教師
林梅琪老師
臺灣大學中語組CLD教學督導,教務,臺灣大學語文中心中語組CLD華語教師,華語師資班講師,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兼任講師。
 
曾蓉俞老師
臺灣師範大學國語中心華語教師。曾任臺灣大學語文中心中語組CLD華語教師,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兼任講師,美國俄亥俄州邁阿密大學外語系(GREAL)中文組教師。
 
趙玉雯老師
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兼任講師,臺灣師範大學國語中心華語教師。曾任臺灣大學語文中心中語組CLD華語教師,美國杜克大學東亞系中文組教師。
 
廖育勤老師
臺灣大學語文中心中語組CLD華語教師,曾任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兼任講師,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研究系中文組教師。
 
 
推薦序一
  《臺灣多視角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aiwan》一書是臺灣大學文學院語文中心中語組 CLD,林雪芳、林梅琪、曾蓉俞、趙玉雯、廖育勤等五位資深教師,共同集思廣益,視角寬廣,洞察國際現況,深入華語文為二語教學需求而編寫成功的一部高級初階教本。
  全書共十二課分四個單元呈現:1.族群文化,風俗節慶,人文景觀、2.社會現象,後疫時代,娛樂休閒、3.政經局勢,產業創新,未來科技、4.教育學習,社會福利,城市永續。每單元中三課,內容相關,每課課文內容以不同國籍學生立場對話,趣味十足。課文提問可即時了解學習者對課文之認知程度。生詞數量適當,都是現代年輕族群流行的詞彙,例句口語化,適俗並落實記憶。語言點,解決連貫性語法,難點均以口語化例句,引導適切用法。發揮語法功能化之效果。並附筆記(note)可供學生內化回饋記錄所學。課後練習採用多元形式,是為鍛鍊學習者口語力、閱讀力、寫作力之良策。
  本書呈現出由臺灣視角看世界,快速跨領域流動學習華語之趨勢,連結真實世界華語使用能力,兼顧網路科技發達、資訊流通快速的時下華語交流方式,是十分宏觀又現代化之教材。也是當代華語文教學值得採用之圭皋。
 
臺灣師大華語文教學系名譽教授
葉德明
 
 
推薦序二
我的中文學習心路歷程
  有著多年豐富華語教學以及培育和管理經驗,擔任過十餘團來自美國的華語學習密集項目教學主任,學子遍及臺美的林雪芳老師,是當代最具前瞻性的華語教學實務研究者之一。現在更是帶領著臺灣大學文學院語文中心中語組CLD,為中高階華語學生量身打造,精心編寫有臺灣特色的華語教材:《臺灣多視角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aiwan》。
  我自己的中文學習歷程,開始於四十多年前密西根大學的暑假密集班。當時的老師馬靜恆教授,不論在發音還是文法上教學的用心,都讓華語初學者打下了很紮實的基礎。幾年後,我到國立臺灣大學的史丹佛中心上了一年的中文(1986~1987)。我的中文名字那原道,就是來自臺大的那宗懿老師。很榮幸地,那老師讓我使用跟他一樣的姓,正好也跟我英文姓名Nadeau的第一個音節很接近。我的名字「原道」,則是來自唐朝儒家學者韓愈的經典著作,也是我們當時花了整整兩個月一對一密集教學深入苦讀的《原道》。這些都是我生命中很可貴的片段。
  當時我們使用的教材,老實說稍微有些過時,對華語圈的個人差異與文化多元等,也比較缺乏多面向的著墨。令人很欣慰的是,《臺灣多視角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aiwan》不但充分呈現了臺灣的族群認同、地方風情習俗等等多元面貌,也將臺灣當代生活型態的轉變,譬如年輕世代的「不婚」趨勢,以及後疫情時代新的生活方式等等編入教材。
  身為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在臺灣推動傅爾布萊特計畫,有兩個原則是我銘記在心的,一是走進社區,透過實際的生活經驗,讓語言的學習更深入,更具有文化內涵。二是充分呈現臺美雙方的多元,不只讓臺灣人知道美國擁抱多元與差異的用心,也讓美國人看見臺灣華人社會令人驚豔的多樣性。《臺灣多視角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aiwan》就是一本將這兩個原則實踐落實在教材中的語言教科書。
  內容精彩豐富的《臺灣多視角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aiwan》,不僅來得正是時候,也充滿了創意與革新,對華語中高階學習者來說是難能可貴的語言教材。
  讓我們一起加油,努力學習,共同欣賞臺灣的社會發展,多元文化!
 
My Chinese education journey
  Director of numerous American Chinese-learning intensive programs Annie Lin is one of the foremost Mandarin education scholars in the world, with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teaching training, and program guid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aiwan. Now, Lin and her team at the Chinese Language Division in the Language Center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臺灣大學文學院語文中心中語組 CLD ) have created an invaluable resource for intermediate-high and advanced students of Chinese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Taiwan: 《臺灣多視角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aiwan》.
  My own Chinese education journey began with an intensive summer course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over 40 years ago, with Professor Jing-heng Sheng Ma (馬靜恆教授), whose work on Chinese pronunciation and grammar for beginning students set the foundation for all that followed. I spent the 1986-1987 academic year in Taiwan, at the Inter-University Program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It was “Teacher Na” who gave me my own Chinese name, 那原道 – “那” for Nadeau (with the honor of sharing my teacher’s name) and “原道” for an essay by the Tang Dynasty Confucian scholar 韓愈, the “Original Way” (原道), which we studied together for two arduous and glorious months of intensive one-on-one instruction.
  These are precious memories, and it is an honor to have been taught by such dedicated teachers, whose expertise in linguistics,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cultural history have inspired not only myself, but gene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scholars. At that time, most of our textbooks were frankly dated and generic, with little appreciation for individual, social,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sinosphere. 《臺灣多視角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aiwan》addresses this oversight, with chapters on ethnicity, local customs, and identity in Taiwan (多元族群的福爾摩沙: A Multi-Ethnic IV Formosa); on Taiwanese demographic change (「不婚」好不好? Is it Okay “Not to Marry?”); and post-pandemic innovation (後疫情時代,我們的新生活 A New Life in the Post-Pandemic Era).
  As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Foundation for Scholarly Exchange (Fulbright Taiwan), I am dedicated to two fundamental principles: first, a deep cultural dive – knowing our host community through living and learning together – and second, diversity in all forms, not only among our US grantees with the aim of showing our hosts in Taiwan that Americans are, at our best, a society that should value and celebrate our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 identities, and of showing our American grantees the wonderful diversity of Chinese and Taiwanese society. This textbook shares and demonstrates these same values.
  Timely, informative, innovative –《臺灣多視角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aiwan》has everything the intermediate or advanced Chinese learner could want from the best scholars of Mandarin education in Taiwan. 一起加油,努力學習,共同欣賞臺灣的社會發展,多元文化!
 
Randall Nadeau 那原道, Ph.D.
Executive Director 執行長
Foundation for Scholarly Exchange 學術交流基金會(Fulbright Taiwan)
 
 
推薦序三
  收到臺灣大學文學院語文中心中語組CLD即將出版的中高級教材《臺灣多視角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aiwan》的書稿時,我非常高興。學習中文的學生們終於可以在課堂上學習、探討更多元的當代臺灣議題了。
  語言是活的,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實際應用的。在課堂上能夠學習與當下的社會文化息息相關的語言素材,分享和討論目標語社會裡的多元面向,從不同的視角參與觀察,這對於已經具備一定水平語言能力的學生來說,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我最欣賞的是,這本書所具備的豐富題材和多元話題,從年輕世代習以為常的網路直播、網民力量、影音播客,到全球議題的城市永續、社區改造、公共衛生。透過介紹臺灣的風土人情延伸到討論國際化與本土化,幫助高年級中文水平的學生更進一步地探索真實的中文世界,有趣味、有意義也有挑戰。
  從中文課堂教學設計和教師備課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每課文本都標註了檢驗課文理解的詳細提問,每個主題也提供了好幾道擴大深度和廣度的討論話題,足見編寫者的教學專業素養。同時,根據中文能力等級為難易程度標準來編寫,也使這本教材的語言能力水平具有穩定性與有序進階性。貫穿全書的幾位研究生主角具有臺灣和海外身分背景,正突顯了話題討論的多元視角。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欣見《臺灣多視角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aiwan》出版,豐富了中高級的中文教材資源,是件令人振奮的事!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東亞語言文學文化系中文教授Professor, General 
Faculty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Literatures and Cultures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梁新欣
 
 
推薦序四
  作為一位在北美任教的臺大校友,很榮幸能有機會推薦臺灣大學文學院語文中心中語組CLD老師們精心撰寫的高級初階華語教材《臺灣多視角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aiwan》。
  高年級華語教師最常遇到的挑戰大致有四:教學主題重複、學生學習動機遇到瓶頸、語言的表現石化與學生語言水平呈現落差,以及批判性與擴展性思維受限。也就是說,在數年的華語學習過程中,大部分的主題學生在低中年級都已經有所接觸,但也都淺嘗則止,要如何才能再引起學生對於類似主題的學習興趣?並在教學時長的限制下,要如何能夠針對學生語言水平的差異,給予不同並適當的輔助,才能將他們的語言表現往上引導到高級初階的水平?與此同時,如何還能進一步地提升學生對於抽象概念的批判性思考力以及高級的跨文化能力?《臺灣多視角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aiwan》這本高級初階的華語教材就解決、甚至避免了這些問題。一本好的教材往往可以是學生的地圖,讓作為學習之旅嚮導的老師能帶領著學生朝著學習目標邁進。
  《臺灣多視角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aiwan》這本華語高級教材以跨場域的主題與知識為主軸,採用了反向設計(backward design)的模式,為了幫助華語學習者達到語言水平、跨文化思維與行動力、以及批判性思維三方面清楚的高級目標,在教材的設計中,處處可見編寫者的大處著眼與小處著手―從詞彙語法的練習、篇章的結構,到話題的擴展與高度的上升。本教材除了鞏固中年級的語言形式,更循序漸進地帶入更複雜細緻的詞彙、成俗語的運用,以及具有深度、廣度與豐富度的主題,並藉由多元角度的提問、貼近真實的任務活動與練習,以協助學生達到本書設定的高級低階的學習目標。
  在這個強調DEIJ(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 and Justice)的時代,《臺灣多視角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aiwan》不僅提供貼近學生生活與社會的多元題材與內容體裁,更在其中呈現出所謂的臺灣價值―多元、平等、包容與公平正義。此外,《臺灣多視角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aiwan》的課程設計更是融入了ACTFL的5C教學目標―Communication, Cultures, Connections, Comparisons, Communities,其中每一課中跨文化比較與跨知識領域連結的設計,更是層層體現了文化冰山理論的實踐,並結合語言教學中的3P(Product, Practice and Perspectives)模式,從節慶、婚禮習俗、教育醫療、智慧科技、民主實踐到經濟轉型與永續發展,由淺入深地讓學生認識並討論文化產物、體會文化實踐的價值,以及分析與辯論多元的文化觀點。這環環相扣、質與量並重的教材設計同時建構起了學生跨文化的社群感,為學習者巧鋪起了高級華語學習的臺階。
  作為一個國際比較教育學的博士,我極為贊同《臺灣多視角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aiwan》對於年輕世代跨界思考力的重視。也就是從臺灣為起點,加強與學習者文化背景的連結,並擴展到國際社會的議題,藉此鼓勵華語學習者建立起點、線、面、體的思考。十分期待這本兼具本土化與國際化的高級初階華語教材給華語學習者帶來的新體驗!
 
加拿大卑詩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亞洲系中文項目副教授
王祥寧
 
 
推薦序五
  I am honored to write the foreword to this textbook. I am also humbled. The scope and sequence of the material contained in this book are both modern and comprehensive. My experience in the field of intensive language study and immersion programs confirms that this will be a valuable tool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Chinese the world over.
  I have worked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r over a decade now. Based in Washington, D.C., I oversee nationally competitive scholarship programs, with the core of my focus centered on developing and administering immersive critical languages institutes. Unsurprisingly, Chinese is one of the most in demand critical languages, not just in the U.S. but around the world, and I have had the pleasure of focusing on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s from the outset. Fortuitously, it also enabled me to meet Prof. Shueh-Fang Lin, the key author of this textbook.
  I first met Prof. Lin six years ago when she directed the academic program for the pilot Taiwan program as part of a prestigious U.S. scholarship I was overseeing. I was impressed with her contemporary views concerning the social and ideological aspects of language as it relates to public discourse.
  What began as a mere work relationship has flourished over the years despite the change and growth of our respective commitments. I consider Prof. Lin an authority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especially as it relates to Taiwanese culture and society.
  Thus, when Prof. Lin informed me that she was lea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extbook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renowned for its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s, I was excited and overjoyed that it would soon be available to both those teaching and studying Chinese.
  In a world as interconnected and interdependent as ours,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foreign cultures and adequately communicate with the people of other nations is the foundation to building mutual understanding. It is that understanding that is essential, and therefor critical, to a country’s prosperity and security. In my experience with Chinese language classes, the interplay of language and cultural history tends to be more meaningful at the beginning and intermediate levels, both in textbooks and in teaching.
  However, at the advanced levels, the feedback from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ten echoes each other in characterizing textbook materials as outdated and difficult to relate to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or as too narrow in focus, often specializing in select tracks such as business, classical Chinese, or literature. This then begs the question: how do we expect students to be global citizens with the language and cultural knowledge to discuss current affairs and build relationships if we’re not providing them the right tools?
  In this textbook, Prof. Lin and the NTU team have solved that issue by covering a broad variety of contemporary topics as they relate to Taiwanese society. They expand each topic by then exploring related cases and opinions from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 locations. For example, the authors discuss weddings and the predominant Taiwanese opinions on marriage, but then further expound on the subject by including both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marriage in Polish society.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spectrum, they examine smart technology and its current role in Taiwanese society, but then include a pointed look at the application of AI technology in Japanese residential security. It also resonated with me that the bulk of the material is thoughtfully integrated with an impressive range of supplemental materials to engage students through various digital mediums.
  From my experience, foreign language students want – and should be expected – to engage, both thoughtfully and artfully, in reasonable discussions about the current state of global culture, politics, commerce and more, even in a foreign language. Yet, to do so, their study of that language must include an expansive and diverse framework of topics around which learning is built. As it concerns the study of Chinese, especially as it relates to Taiwan, this textbook does just that, and should be at the forefront of current immersive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Program Manager 
American Councils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ephanie Sheppard
 
 
前言
臺灣大學文學院語文中心中國語文組CLD(以下簡寫為「中語組CLD」)編寫《臺灣多視角》,是進入高級到穩固高級華語能力的學材,特地為了以下對象所設計的,包括
●華語社會裡成人二語教學的第四級與第五級課堂
●非華語社會裡成人外語教學的中高級與高級初階課堂
●全球有興趣進階華語能力高級水平的華語學習者
●全球有興趣認識當代臺灣社會與文化的華語中高級與高級水平者
 
透過這本書,走入臺灣各場域,學習並應用華語能力進行跨界交流,再從臺灣視角出發,連結全球現象與議題,憑藉多元素材進行各種開放性討論,激發不同角度的觀點表達,從而優化華語能力的輸入與輸出。
 
編寫理念
1. 反映在全球快速跨域流動的潮流中學習華語的新樣貌
處於全球的語言、人口、文化、知識、教育、貿易、科技、物產等進行跨國流動的時代,諸多領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隨之跨場域和跨國際。當前的外語學習也呈現出新樣貌,華語亦然。
本書內容涵蓋四大主題,每個大主題領域由三個層面的次主題組成,每個次主題再由兩個文本內容展開多元情境設計。全書共四大單元十二課,談及人文景觀、節慶風俗、海洋族群、大眾生活、性別平等、產業改造、科技農場、旅遊觀光、虛擬科技、醫療保險,社會福利、政治發展、教育萬象、國際志工、城市活化,青年追夢、新住民文化、經濟區塊鏈、價值觀質變等。這些情境,由一群臺灣大學國際學院的研究生展開,帶領本書學習者進入不同場域中探究,在跨場域中進行跨文化交流。
2. 優化由臺灣視角連結真實世界的華語應用能力
學習華語,始於認識華語的語言與文化,進階到了解華語社會,最終能夠在國際交流中應用華語,當然不能自外於國際社會。
本書從當下的臺灣時貌出發,連結瑞士的冰河列車觀光產業、日本的AI居住安全科技、歐洲的疫情生活、波蘭的醫療模式、義大利和荷蘭的閒置空間改造、英國的中學課堂、日本和波蘭的傳統與現代的婚禮、日本的農業轉型、聯合國的青年IT 新創計畫、東西方年輕人的政治觀等,希望透過這些廣角的跨國連結,促進學習者分析與討論的興趣,優化學習者在華語表達的質與量上的應用能力。
3. 兼顧面對面溝通與網路載體應用的華語交流形式
現代人的外語交際,除了面對面的對話溝通與實體文字讀寫之外,還包括大量應用於現代生活中常見的網路載體形式。全球的華語使用人口十多億,以華語為外語的學習則有上百個國家的數千萬人,在數位科技發達時代,華語應用在很多載體裡出現。
本書的編寫設計呈現多元體裁,包括對話、短文、雜誌撰文、現場演講,電子郵件email、部落格寫作blog、臉書貼文facebook、網路平台直播live stream、播客頻道podcast、影音視頻vlog,視訊會議conference call等,希望幫助學習者透過這些實用的語言呈現載體形式來演練華語交流。
 
內容安排
本書的華語能力水平適合高級初階到高級高階,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華語文能力基準Taiwan Benchmarks for the Chinese Language TBCL 三等七級詞表編寫,以第五級與第六級為主,同時亦配合國家華語測驗工作委員會華語文能力測驗Test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OCFL 華語八千詞標準,主要收列高階級(B2),兼收部分進階級(B1)與流利級(C1)。
 
本書針對課堂內教學與課堂外自學雙重目標設計,結構設置為
1. 腦力激盪的暖身活動
2. 課文一為對話形式
3. 課文二為篇章形式
4. 課文提問,協助對於文本的閱讀理解或聽力理解
5. 詞彙,提供繁簡體字對照,拼音,英譯,例句
6. 語言點,提供拼音,英譯,例句1和例句2,練習1和練習2
7. 專有名詞,提供拼音,英譯,中文說明
8. 話題討論,提供延伸,擴展和優化
9. 課後練習採用多元形式,選擇,段落重組,上下文配對,克漏字,閱讀理解,完成對話,看圖編故事,情境語言任務,寫作,辯論設計等
10. 索引,包括詞彙索引,語言點索引,專有名詞索引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第一單元 族群文化、風俗節慶、人文景觀 1
Unit 1 Ethnic Cultures, Customs & Festivals, Human Landscape
第一課 多元族群的福爾摩沙 2
Lesson 1 A Multi-Ethnic Formosa
對話 誰是臺灣人? 3
Who Is Taiwanese?
短文 柯里斯看臺灣 14
View of Taiwan from Chris
 
第二課 精彩熱鬧的節慶 28
Lesson 2 Vibrant & Lively Festivals
對話 千萬別錯過的體驗! 29
Don’t Miss Out on These Experiences!
短文 本土化與國際化 44
Localization & Internationalization
 
第三課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60
Lesson 3 Better to Travel Far and Wide than Read Long and Plenty
對話 環島遊臺灣 61
Travel Around Taiwan
短文 遊江南,體驗新舊融合 76
Jiangnan Trip: A Fusion of the Old and the New
 
第二單元 社會現象、後疫時代、娛樂休閒 95
Unit 2 Societal Situation, Post-Pandemic Era, Entertainment and Leisure
第四課 婚禮與婚姻觀 96
Lesson 4 Marriage & Weddings
對話 婚禮上做什麼事? 97
Wedding Etiquette
短文 「不婚」好不好? 111
Is It Okay to "Not Get Married"?
 
第五課 後疫情時代,我們的「新」生活 127
Lesson 5 A New Life in the Post-Pandemic Era
對話 從疫情中走出來 128
Recovery from the Pandemic
短文 受疫情衝擊的各行各業 141
How Did the Pandemic Impact Different Industries?
 
第六課 娛樂與休閒 157
Lesson 6 Recreational & Leisure Activities
對話 網路直播與影音頻道 158
Live Streaming & Video/Audio Channels
短文 都會居民的休閒活動 172
Urban Leisure Activities
 
第三單元 政經局勢、產業創新、未來科技 189
Unit 3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 Industry Innovation, Future Technology
第七課 聽見人民的聲音 190
Lesson 7 Listen to the People
對話 年輕世代看政治 191
Next Generation Politics
短文 網民力量大 205
Power of the Internet
 
第八課 經濟產業的發展與轉型 221
Lesson 8 Development &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es
對話 企業家的經驗談 222
Experiences from Entrepreneurs
短文 站在臺灣看世界 235
The World from a Taiwanese Perspective
 
第九課 未來的潮流:智慧科技 252
Lesson 9 Future Trend: Smart Technology
對話 未來的世界 253
World of the Future
短文 歡迎來到智慧城市 266
Welcome to the Smart City
 
第四單元 教育學習、社會福利、城市永續 285
Unit 4 Education & Study, Social Welfare, Urban Sustainability
第十課 學校怎麼教? 286
Lesson 10 How Do Schools Educate Students?
對話 當一個終身學習者 287
Being a Lifelong Learner
短文 聽播客,談教育 301
Podcast Episode, Discussion on Education
 
第十一課 醫療服務與社會資源 318
Lesson 11 Medical Services & Social Resources
對話 看醫生,難嗎?直播聊醫療 319
Hard to Visit a Doctor? Live Discussion
短文 青年追夢 333
Chasing Your Youth Dreams
 
第十二課 永續發展與社區轉型 350
Lesson 12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Community Transformation
對話 走!我們去科技農場 351
Let’s Go to the Tech Farm
短文 活化城市,創意改造 366
Revitalizing Cities: Creative Transformations
 
索引表
一、生詞(按拼音) 383
二、生詞(按音譯) 397
三、語法點 414
四、專有名詞 418
 
 
1、新學林網路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取貨7天的鑑賞期﹝包含國定假日、例假日﹞,退貨之商品必需於取貨7天內辦理,否則恕不接受退換貨。
2、依照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凡消費者於網站購物均享有7天商品鑑賞期,但是在門市取貨則不在此規範內,因為門市取貨可當場檢視商品,所以不符合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7日猶豫期規定。唯需注意辦理退貨商品需保留完整外包裝、附件、外盒等等,才可辦理退貨。
3、如欲退貨,請在鑑賞期內將商品寄回,每張訂單限退一次。
4、鑑賞期非試用期,若您收到商品經檢視後有任何不合意之處,請立即依照退貨規定辦理退貨
5、除非您收到的書與訂單不符,否則該筆交易已完成,無法再退、換書。
6、若收到的書籍有缺頁、破損、倒裝,請寄回更換。應更換之書籍已無庫存時,您可選擇全額退款,或更換其他新學林經銷之圖書並補、退差價。
7、新學林法學雜誌訂戶,若中途退訂,退還剩餘書款計算方式=已繳書款-實際寄發書金額(以每本定價460元計算)-基本手續費200元(含人工處理費、金流手續費等)。詳細退款方式以網路書店公告為準
8、若需退款,作業時間約十四個工作天。
9、函授退換貨請依照「函授退費說明辦理」。
10、電子書、期刊、雜誌依《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第二項『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因無內容或無法使用之狀況,即無法退換貨。
1、本網站已設30本團購價,請直接下訂即可。
2、如您需要其他類型產品團購,則請聯繫客服或直接將需求e-mail至 law@sharing.com.tw 即可
一、購物說明
1.本站商品出貨一律是最新版本。
2.一般書籍
(1)網路訂購書籍會以貨運或掛號方式寄送。
(2)當日訂單指每日中午12點前付款完成的訂單,每日中午12點以後付款完成的訂單,則視為隔天訂單(不含例假日)。
(3)一般情形下,我們於確認訂單並收到款項後3-4個工作天(不含例假日)內為您辦理出貨事宜,出貨依照付款時間順序,並配合物流公司運送安排,無法由會員指定包裹的寄送日期及物流公司。連假後、開學季、書展期間,訂單出貨會有所延遲,約需7-10個工作天,實際出貨時間仍將依訂單量調節。
3.預購、調貨、加刷書籍須知
若您所購買的書籍中包含「即將出版」的預購書籍與「目前已經出版」的調貨、加刷書籍,預購商品與調貨、加刷書籍會與現貨書籍一起寄出,購買前請務必確認是否可以等待,如欲分開出貨,需另再加收80元運費(海外地區運費另計)。
4.任選活動組套出售的優惠商品(如:任選x本x折、滿額加購 / 贈品...等活動),建議與其它商品分開下單,以獲得最快的取貨速度。
5.已顯示「缺貨」的商品(包含少量提供、絕版商品),暫時無法提供會員購買。建議您可點選商品頁面右方「鈴鐺按鈕」,加入「可訂購時通知我」,當商品為正常供貨,新學林將以EMAIL通知您。
6.外版書
一般約7~14個工作天左右,建議把外版書與其它商品分開下單,以獲得最快的取貨速度。
7.海外地區
(1)海外地區由於寄送方式、航運、海運清關時間不穩定,可能造成航班及清關時間延誤,如有延誤到貨情形,請見諒。 付款方式僅提供信用卡線上付款。
(2)各國依商品種類及價值核訂關稅與附加費用,若海關核定需支付進口關稅,則需由收貨人自行支付。
(3)跨國運送作業繁複,故不提供海外退換貨服務,出貨前我們皆會細心檢查及包裝,請您安心訂購。
(4)商品出貨後,即無法修改寄送位址、收件人等資料。
(5)運送注意事項
請提供護照英文全名/本名,若因為收件資訊不正確無法配送且無人簽收,導致包裹退回我們將直接取消整筆訂單。
被退回之包裹僅會以購物金方式歸還商品金額 ( 運費一律不歸還 ),作業完成後也會以e-mail方式通知您,若需重新寄送包裹,需自行負擔運費。
8.函授課程教材
函授教材以貨運或掛號方式寄送。一般情形,若是已開課課程,首次寄送教材會於完成付款後約4個工作天出貨(不含例假日),並且依當時的課程進度寄送相關教材;若是尚未開課科目,將依照開課時間寄送相關教材。
9.本站所有商品都會仔細包裝後審慎寄出,難免會因運送過程中造成不可抗力的因素,如完美主義者不建議購買,可直接至實體店面選購。
10.電子書、期刊、雜誌
依《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第二項『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因無內容或無法使用之狀況,即無法退換貨。
11.您可至【會員專區】>【訂單管理】,查詢商品寄送進度,實際送達時間則須視本公司作業流程及物流配送進度而定。若遇節慶假日(大檔期),或其他不可抗力之因素,則可能造成物流延遲配送。
12.商品出貨後,即無法修改寄送地址、收件人等資料,請您送出訂單前,務必確認您的訂單資料為正確,以保障您的權益。若您原本的地址無法成功投遞,包裹將會被退回,並以EMAIL方式通知會員,若要再次寄送,需補80元運費(海外地區運費另計,不得與其他訂單合併寄送),當您完成補繳運費,我們將盡速安排補寄事宜。
13.如有發票相關問題,請與客服部聯繫,逾期恕不受理。客服部:02-27001808分機24;電子信箱:law@sharing.com.tw

二、取消訂單
1.訂單成立後,遇有修改付款方式、訂購商品、金額及數量等情況,必須請您申請取消訂單,重新訂購。申請取消訂單的流程:【訂單管理】>【訂單編號】>【我要詢問】>【取消訂單】,客服將為您取消原訂單,如原訂單已完成付款,直接進行後續退費流程;您也可以選擇來電或LINE、EMAIL的方式進行取消訂單。客服部:02-27001808分機24;電子信箱:law@sharing.com.tw。
2.會員選擇門市取書,請於訂單成立後7日內來電(或LINE)預約取書日,未於約定日取書,訂單將為您保留3日,逾期將自動取消訂單。
3.若為任選活動而組套出售的優惠商品(如:任選x本x折、滿額加購 / 贈品...等活動),不可單品取消、退貨,需整筆一併取消。

三、運費說明
1.宅配到府:貨運單筆訂單金額滿1000元,可享免運乙次,未滿則加收80元(台灣本島、離島皆同)。符合單筆訂單免運資格者,若要分批出貨,每次則須收取80元運費。
如遇收件人未收件,導致包裹被退回的情況,新學林將以EMAIL方式通知會員;若要再次寄送,收件人需補80元運費(海外地區運費另計,不得與其他訂單合併寄送),當您完成補繳運費,我們將盡速安排補寄事宜。
2.新學林門市取貨:免運。
註:若遇活動檔期,訂單處理費用(運費/郵資)將依照活動優惠標準調整,不另行公告請參考活動網頁。

四、本公司保留隨時修改、終止變更商品之權利。修改後之商品內容將於本網頁更新,恕不另行通知。

五、如有未盡事宜,本公司保有調整及最終解釋權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