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自聯電五合一、台積電及世大等合併與華南金控、富邦金控設立以來,製造業及金融業之併購活動,已於台灣生根且日愈頻繁。有關金融機構合併法、企業併購法、金融控股公司法、公司法等陸續公佈及修正,法制亦日趨完整且複雜,本書即針對日漸活躍的併購活動,就其實務發展、法律程序及法律問題提出說明,本書應對商業及法律實務運作者有所助益。
本書主要之重點為: 併購的種類與流程 併購法制架構 合併流程與契約 股份收購的流程 資產收購的流程 股份轉換之程序 分割制度及實務 公開收購規範 併購之公平會申報 併購與股東權保障 金融及產業控股公司 本外國公司併購 併購之董事義務
作者簡介 陳春山 現職: 臺北科技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專任教授 全球品牌管理協會理事長 公司治理協會常務理事 花旗銀行獨立董事 櫃檯買賣中心董事 學歷: 加州柏克萊大學訪問學者 新加坡大學訪問學者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法學博士 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碩士 律師、司法官、金融法務高考及格 經歷: 公廣集團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董事長 中華電視公司專任董事長 中華大學管理學院、人社院講座教授 證券交易所上市審議委員 櫃買中心上櫃審議委員 財團法人投資人保護中心董事 「公益信託陳春山新世界教育研究基金」創辦人 公司治理協會副理事長 著作: 品牌商標案例研究(新學林) 併購案例評析(新學林) 未來十年、全球趨勢(新學林) 公司治理法制及實務前瞻(新學林) 全球心靈、全球公民(新學林) 董事財報責任案例評析(新學林)
三版序 企業併購係為企業版圖的擴張、重組,亦乃策略的重新定位,成功的企業當有扎實的併購策略。全球前100大企業,都有明確的版圖規劃、策略地圖及併購方案。瑞士係8百萬人口的小國家,但其企業大多數為全球企業,如製藥、鐘錶、食品等,其無不放眼全球、進行務實全球併購,而成為具全球版圖、全球營收、全球人才的全球企業。 台灣大多數企業著重於營收務實管理,對併購較不積極,主要原因為:本國企業主難以放棄經營控制權,導致國內整合困難,就國外併購而言,因國際語言能力不足、全球市場管理能力不佳、對跨國文化無法掌控,導致國際併購績效不佳。 台灣經濟未來,應以瑞士為師,以全球企業為願景,以併購為成長的重要動力,將企業構建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全球企業,此非僅為台灣之光,亦為全球之光;非僅為台灣經濟成功之關鍵,亦為設計全球未來的台灣主張。 陳春山教授 全球品牌管理協會理事長 台北科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教授 櫃買中心董事 10/2018
目錄 第一章 企業併購的目的與重要性/1 第二章 企業併購的種類與流程/9 第三章 企業併購法規的法制架構/15 第四章 公司之合併/23 第五章 股份收購及投資/65 第六章 資產收購及營業讓與/75 第七章 股份轉(交)換/83 第八章 分 割/103 第九章 公開收購股權/125 第十章 併購與公平會的結合許可/137 第十一章 併購的稅務處理/153 第十二章 併購之股東權保障及股份收買請求權/161 第十三章 金融控股公司法/169 第十四章 產業控股公司之規範/183 第十五章 本國及外國(大陸)公司之併購/191 第十六章 併購之董事義務及責任/197
|